成都司法局详解新生迁户利弊:若将拆迁先别迁

2013年08月28日03:40  成都商报

  成都商报记者 江浪莎

  核心提示

  @法治成都

  建议

  推荐迁户口

  1.毕业后不打算回老家

  2.学校所在的城市自己又很喜欢

  不推荐迁户口

  1.家在农村,有田有房

  2.还可能有拆迁补偿

  昨日,已有不少大学新生迫不及待来到、前往各大高校报到。新生是否该把户口也带到就读高校,从成都迁出或迁入,成了一些家长和学生思考的问题。

  成都市司法局官方微博昨日也适时发布了一条微博,详解迁户口的利弊。无论来蓉读书的新生,还是准备赴外地读书的成都学子,都可以“纠结”一下。

  利弊对比

  不仅仅是找工作的事儿

  昨天凌晨,成都市司法局官方微博“@法治成都”发布了名为《上大学户口迁还是不迁》的服务帖,详细分析了大学外地新生迁户口的利弊。

  迁户口的事情,不由学校决定。记者了解到,目前按照公安部的要求,大学新生可自愿选择是否要求户口迁移。所以,和家人好好权衡一下很有必要。

  后悔案例

  户口迁至上海 回蓉难报司法考试

  经记者证实,该微博的编写者是市司法局法制宣传处的谢永强,他平时负责管理官方微博,写这条微博也源于他工作中的实际案例。

  前天谢永强加班,有一个网友曾向他提问,“我是成都人,在上海读大学,户口也迁过去了,现在想回成都报司法考试,能用上海户口报名吗?”谢永强咨询律师后得到的答案是“不行”。他忽然觉得,上大学迁户口这事,还挺重要,涉及到以后工作、参加考试、买房等事情。

  于是,他在下班后咨询了好几个同事,整理出了这篇微博,给各位大学新生做参考。

  微博还建议说,如果你毕业后不打算回老家,而学校所在的城市自己又很喜欢,“那就别错过,迁过去”。但若家在农村,有田有房,且有拆迁补偿可能,就先别迁过去,现在农村户口还挺吃香。

  随机调查

  “1/3交大新生迁户口

  数据逐年下降”

  昨天,西南交大迎来了第一批报到的2013级新生。记者随机问了20名非成都籍新生,其中有16人都表示“不会迁户口到成都”,有4人回答“已将户口迁到学校”。其中,“工作地点”是决定是否迁的主因,但90%的新生都没想过未来要在哪个城市落脚,所以大多数采取“不迁”的保守策略。

  新生小林家在甘肃天水,他的父母不想儿子将户口迁到成都,“我们需要办各种手续申请补助,如果孩子的户口迁过来了,怕以后办手续麻烦。”

  在剩余的15人中,有7人还处于“没认真考虑过迁户口的利弊,觉得迁和不迁影响都不大”的阶段。其他同学的理由则各异:“迁户口手续麻烦”“以后工作要回老家”“工作城市还没定,现在迁到成都,以后可能还会迁到第3个城市,太麻烦”等。

  来自内蒙古呼伦贝尔的小谢则是迁户口的“少数派”。他的父母目前在江苏工作,小谢放假也回江苏,老家没有太多亲戚了。“户口跟着人走安心点,省得以后还要回内蒙古办手续,太折腾。”小谢的父母说。

  西南交大保卫处副处长蒋小忠告诉记者,从近3年数据看,交大每年约有1/3的新生把户口迁入成都,以集体户口的方式由学校保卫处统一管理。“但是,这个数据也逐年呈下降趋势。”蒋小忠分析说,迁户口的同学以农村的居多,凡是老家本就是大城市的,绝少把户口迁到学校。

  同步播报

  新生报到采指纹 方便日后考勤

  今年西南交大依旧延续了“早开学”的传统,昨日已有近半学生迫不及待地到犀浦校区报到。

  以往新生报到需要体检、缴医保费、教材费、排队领床上用品……前后要排5次队,公共管理学院的湖北新生黎余洪今年只需拿出录取通知书,扫一扫上面的条码,就能直接拎起行李入住宿舍。

  通过“迎新系统”,学生还可提前通过银行卡缴费,免去当场排队缴体检费、教材费和医保费的麻烦。而且,在这个平台上能查到寝室分配情况,如果选择购买床上用品,学校会直接把用品送到寝室,不用学生自己搬。西南交大学生处处长桂富强说,“以前,高峰期每个学生报名约要5小时,今年只需1小时。”

  有意思的是,西南交大机械工程学院还在迎新时录入了同学们的指纹。该院新生辅导员杨怀银告诉记者,这主要是为了同学们以后听讲座、参加社团活动时考勤方便,“不用一个个记名字,只要把指纹机带到现场,后台就能搜集到数据了。”成都商报记者 江浪莎

(原标题:开学第一课:迁户口利弊分析)

分享到:
保存  |  打印  |  关闭
猜你喜欢

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

  • 新闻薄熙来:王立军暗恋谷开来 不能自拔
  • 体育麦蒂宣布NBA生涯结束 或再战CBA 视频
  • 娱乐郭晶晶产一子报喜 恰逢旧爱田亮生日
  • 财经卖掉北京的地收入远超美国一年GDP
  • 科技传苹果公司9月将首次推iPhone以旧换新
  • 博客贺卫方:薄熙来案放过一条重大线索
  • 读书超级革命:毛泽东发动文革的三个目标
  • 教育乡村家庭拒供女儿上学 称早晚要嫁人